斯塔默的外交政策胜利为其表现带来了亟需的提升
如果你听取伦敦外交政策专家对基尔·斯塔默就任英国首相首年的评价,会得到与本周英国各大报纸头版完全不同的结论。
从斯塔默为推行"变革计划"在议会展开的激烈斗争来看,他给人的印象并不理想。简而言之,这位拥有绝对多数席位本应掌控政坛的首相,反而像个疲于奔命的领导人。
工党内部的反叛正显现成效——至少在议会层面,该党正在自我分化形成反对力量。
但在国际舞台上,斯塔默已证明自己是个能善用英国脱欧后全球定位的操盘手。
在工党执政周年专访中,斯塔默强调了一项具体政绩:其政府最近数月实现了贸易协议"帽子戏法"。
本周一,其中最重磅的协议生效。美国对英国汽车、航空零件的关税减免,以及对航空航天和钢铁业的优惠政策均已落实。美方承诺将在此基础上扩大特殊准入,目前尚无其他国家与华盛顿达成类似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归无疑是对这位中左翼政治家的考验——斯塔默一直出于国内政治考量回避文化战争。
贸易协定配合特朗普的国事访问,外加额外国防开支,迅速化解了美方幕僚准备向伦敦发难的种种分歧。
"帽子戏法"还包括与欧盟达成的更精细市场准入协议,可借英国规模可观的国防工业作为筹码,正值欧洲重新武装之际。
最后是与新德里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为英印经济新联盟奠定基础。
由此各方期待斯塔默也能敲定海湾合作委员会与英国的自贸协定。巴林驻伦敦大使谢赫·法瓦兹·本·穆罕默德·阿勒哈利法上周向我表示,希望在今年12月该国主办海合会峰会前推动协议达成。
斯塔默在这些谈判中展现了不同,其参与度远超前任里希·苏纳克。
外交政策上,斯塔默的挑战不仅是稳住特朗普和延续贸易胜绩。工党后排议员及整个进步左翼阵营,正酝酿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情绪。
斯塔默直接掌控该政策,对政府立场实施铁腕控制。这策略可追溯至他当选工党领袖的关键时刻——通过清除杰里米·科尔宾的追随者乃至这位前党魁本人,这位前检察官证明了自己的政治实力。
加沙战争持续近两年后,工党支持者和选民的情绪已不言自明。
有观点认为工党正面临巨大文化挤压。不仅英国改革党将"MAGA式政治"带入国内,最新民调显示若立即大选,该党可能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左翼活动家也在崛起,他们将加沙诉求与科尔宾式社会主义、环保政治结合,正蚕食工党的传统阵地。威斯敏斯特日益传闻科尔宾与其他独立人士可能联合组建新党吸纳基层力量。
政府仍在每份声明中强调变革主张。一年前,核心论点是工党能掌控经济以提振投资、加速增长。
早期支出失误导致增长转型落空。这对押注上台就能启动经济的工党构成重创。削减福利等改革在叛乱中搁浅——正值本周六执政周年纪念前夕。
若像撒切尔夫人那样,斯塔默要等三四年才能迎来经济增长,期间必须承受巨大政治压力。
历史学家兼政治评论员安东尼·塞尔顿指出,斯塔默执政关乎英国重大议题。他入驻唐宁街的时刻,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所知政治体系的最后机会。
塞尔顿质问:在保守党付出惨痛代价后,英国还能承受又一位失败首相吗?斯塔默必须期待其外交手腕能尽快转化为国内政绩的护盾。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